专家组组长
王凤仪,男,1939年出生。主任医师。股骨头坏死专科学科带头人。原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鼓楼中医医院业务院长。1986年,率先组建股骨头坏死科研
组。使鼓楼中医医院成为北京市第一家拥有治疗股骨头坏死专科门诊的医院,1987年专科应用的“马氏骨片”,以显著疗效荣获北京市中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0年应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选派,由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局确定为马在山之国家级学术经验继承人。此后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
人的要求,潜心研究股骨头坏死的中医疗法。由始至终领导并参与“活血健骨片”的新药研究工作。组织并参与编写了《马氏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一书,山东中医
药大学附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一书,河北医科大学三附院《强直性脊柱炎》一书已完稿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其中“中医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一文被
中国中医药学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承办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1998年被中国中医药学术文库授予,中华名医
称号。此后其业绩被选编于《中华名医特技集成》、《中国中医药最新创研大全》、《中国名医特技经典》、《当代医药人才选编》等典籍中。目前,应邀在、武
汉、郑州、淄博、沈阳、等城市定期进行学术交流和会诊。
王凤仪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预后、疗效评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全国享有盛誉。
1998年以来承担北京中医局科研课题,联合山东5个医疗科研单位,组织100多人。在山东中部城乡、山区、海上、工矿地区开展股骨头坏死发病率调查工作,历时2年共入户调查11.35万人,填补了国内外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领域中的一项空白。
同时根据患者需求,继承马再山老师的学术精华,结合多年随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经验,与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共同研制了“生骨胶囊“系列制剂药品,根
据国家药品管理法,经严格的药理学、药效学、质量标准和临床实验结果审定。1998年在山东获得了省级批准文号。2002年改进制备工艺后又重新获得批准
文号,治疗股骨头坏死取得了显著疗效。行动不方便的患者,可联系北京邮片进行函诊服务,为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康复指南,确定非手术疗法的治疗方案。需要手
术治疗的可根据病情提出手术方案。在当地进行手术。或选择就近的会诊中心进行手术。
王凤仪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预后、疗效评定积富累了丰的经验。在全国享有盛誉。
专家组主要成员
关海阁 | 男 | 60岁 | 沈阳市和平区北市中医门诊部 | 骨伤科主任 |
耿庆鹤 | 男 | 60岁 |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 骨科主任 |
苗希青 | 女 | 65岁 | 山东省泰安医学院 | 教授 |
周 佩 | 男 | 72岁 |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
顾忠义 | 男 | 58岁 | 沈阳市和平区北市中医门诊部 | 副主任医师 |
贾恩礼 | 男 | 56岁 | 济南军区医科所 | 药械研究中试基地主任 |
陆亚东 | 男 | 45岁 |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 | 骨科副主任医师 |
丁凤光 | 男 | 38岁 | 湖北省军区门诊部 | 骨科,副主任医师 |
王 瑞 | 男 | 42岁 | 河南省亚太骨病医院院长 | 副主任医师 |
康瑞庭 | 男 | 61岁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 骨科主任医师 |